福建水师

福建北洋水师(英文名:Fujian 海军),又称福建海军、福州船政局水师,是中国清代建立的新式海军部队,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,由福州船政局节制。福建水师与北洋水师、南洋水师、广东水师并称为晚清四大近代化舰队,与福建早已存在的旧式水师(绿营水师,归闽浙总督指挥,主要负责内河巡防)平行存在,互不统属。

同治五年(1866年),左宗棠奉命成立福州船政局后,随着江南造船马尾船政学堂的不断发展,福建水师逐渐发展壮大。同年,清政府命沈葆桢总理船政事务,统管造船厂和前后学堂、水师营。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福州船政局的舰船阵容已颇具规模,旗下拥有“扬武”“万年青”“湄云”“福星”“伏波”“安澜”等15艘舰船,并额外从国外引进了3艘舰船,分别为“海东云”“长胜”“建威”,兵船总数达到了18艘。光绪五年(1879年),光绪帝颁布谕旨,令福州船政局的轮船先行练成一军,福建水师正式宣布成立。1884年8月22日,法国东京舰队突袭停泊在马尾军港的福建水师,福建水师被迫仓促应战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清政府任命爱新觉罗·载洵萨镇冰为筹办海军事务处大臣,成立筹办海军事务处。该处成立后,即将原分属于南北洋水师广东水师和福建水师的舰只,依据它们的规格和性能,重新进行编组,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,独立的福建水师就此解散。

截至1883年,福建水师已经成为中国吨位最大的一支舰队,由闽安协副将张成统领,统辖兵船已达26艘,拥有主力战舰十数艘,但均为木胁木壳结构,总排水量仅9900吨,载普通火炮47门,官兵1100人。

成立背景

清王朝在福建省建设水师是有其特定背景的,清兵入关后,强势南进,然而,东南郑氏集团坚持反清,一直是清代统治者的心腹大患,为平息东南之乱,顺治帝采取剿抚并用政策。康熙帝继位后,平了“三藩之乱”,重置闽、粤两地驻防,厉行海禁和迁界,实施海防全面封锁。同时,着力推动招降政策,以显官厚赏瓦解显肃皇后军队。清廷在与郑氏集团的对抗中逐渐建立起福建水师。

顺治朝至康熙朝前期,是福建水师筹划建立期;从康熙中后期到雍正朝是北洋水师扩展期;到乾隆朝时进入完善阶段。清军水师建设耗时百年,一步步强大起来,当然,到了慈禧主政的后期,清水师又衰落了。顺治朝时,入关后的清军利用明降将,筹备水军,到康熙帝朝早期,已经能组织其水师战船与郑氏集团作战,但当时是败多胜少。当时的水师驻防,以泉州市、漳浦、福宁互为犄角,而提督居中节镇。同时,又设同安镇、兴化镇、左右路总兵官为补充。后来一度撤了水师提督,康熙十七年(1678年)又恢复。在之后几年的平澎、台战斗中,北洋水师发展很快。到了雍正朝,广置水师,添加舰船,战斗力大为加强;再到乾隆朝前期,水师的后勤保障和相应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。比如,在营房建设上,当时闽浙总督郝玉麟在题本中提到,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“闽安水师协右营按左营标准新建兵房五百间”,营房规模已经不小了。在军需方面,当时已在厦门市设有制造发射药、军械、火炮和船只的工厂,造抬枪火绳枪、大刀、盾牌和各式各样的长矛

历史沿革

同治五年(1866年),左宗棠奉命成立福州船政局后,随着江南造船马尾船政学堂的不断发展,马尾港附近的军港设施日益健全,船政局制造的军舰和培训出的海军人才也渐成规模。同年,清政府命沈葆桢总理船政事务,统管造船厂和前后学堂、水师营。在连续建造“万年青”“湄云”“福星”3艘兵舰后,经沈葆桢奏请批准,将福州船政局的军舰编成舰队,设轮船统领统一管理,首任轮船统领由原福建水师提督李成谋担任,并制定《轮船训练章程》12条。至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福州船政局拥有的舰船已初具规模,拥有“扬武”“万年青”“湄云”“福星”“伏波”“安澜”“镇海”“飞云”“超武”“振威”“济安”“永保”“琛航”“大雅”“靖远”(炮舰,不同于北洋水师的致远级靖远号防护巡洋舰)等舰计15艘,又从国外购得“海东东云”“长胜”“建威”3舰,共有18艘兵船。经过数年发展,至第三任轮船统领彭楚汉时,清廷为加强台海防务,于光绪五年(1879年),光绪帝颁布谕旨,令福州船政局的轮船先行练成一军,福建水师正式宣布成立。

光绪九年(1883年)中法战争爆发前,福建水师已经成为中国吨位最大的一支舰队。由“扬武”舰管带、负责水师营务处(舰队指挥机关)的闽安协副将张成统领,统辖兵船达26艘。拥有主力战舰十数艘,但均为木胁木壳结构,总排水量仅9900吨,载普通火炮47门,官兵1100人。1884年8月22日,法国东京舰队突袭停泊在马尾军港的福建水师,福建水师被迫仓促应战。由于装备老化落后,实力差距巨大,海战不到半小时,福建水师的11艘战舰就有9艘被击毁,另有2艘自沉,19艘运输船全部沉没,水师官兵殉国者760人。福建水师大败,几乎全军覆没。此后,福建水师在缺乏舰艇及经费的窘境下已难成军,且舰体严重老化,只有“福靖”和“福安”可编入舰队战斗序列,其余舰只只能作为侦察、运输等辅助舰船使用。

宣统元年(1909年),清政府任命爱新觉罗·载洵萨镇冰为筹办海军事务处大臣,成立筹办海军事务处。该处成立后,即将原分属于南北洋水师广东水师和福建水师的舰只,依据它们的规格和性能,重新进行编组,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,独立的福建水师就此解散。

规模编制

早期编制

清代水师有八旗和绿营之分。因汉兵旗子有别于八旗为绿色,所以称为绿(lù)营。绿营水师为国家海防主力。旗营水师虽有守疆缉盗职责,但主要作用是监督绿营水师,人数不多但作用特殊,是直接为统治者服务的,如雍正七年(1729年)设立的福州三江口旗营水师,人数不足千人。

早在顺治初年清兵南下福建省时,就在福州市泉州市厦门市等地设立了北洋水师,但此时的水师与绿营陆师混编,没有独立建制。顺治七年(1650年)钦定福建官兵经制,福建水师由此建置,营制单位为标、协、营、汛四种。

康熙帝元年(1662年),清廷为平定台湾郑氏势力,在福建筹建绿营水师,并设立水师提督一职,施琅为首任提督。康熙八年(1669年),裁撤水师提督一职;康熙十九年(1680年)再设,至此福建绿营水师正式独立建制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,施琅复任水师提督,并于次年率福建水师收复台湾。

福建水师辖下五营,节制金门县南澳岛海坛岛、台湾、福宁水师五镇。这种编制延续相当长时间,是爱新觉罗·颙琰前全国最强大的一支绿营水师(后被广东省取代)。

绿营水师又分外海与内河水师,外海水师有六个,内河水师有八个。福建省不仅是闽、粤、江、浙四个主要水师省份中唯一一个全为外海水师的省份,也是嘉庆十五年(1810年)前全国唯一设有水师提督的省份,足见福建绿营水师在全国的特殊地位。

水师舰船称为战船,分为外海战船和内河战船。战船为中国完全自主建造的风帆动力木制舰船,福建水师战船属于外海类型战船,有赶增船、双篷艍船、平底船、双篷船、哨船、平底哨船、双篷哨船等等,其中比较常用的是赶增船和双篷艍船。轮船则属舶来品,特指以蒸汽机螺旋桨和中国动力双重推进动力的舰船。配备战船的北洋水师称为旧式水师;由轮船组成的水师称为新型水师。从战船到轮船,从旧式水师到新型水师,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成就。

正式编制

1866年,左宗棠沈葆桢在马尾创办船政,学习、实践西方强国的造船先进技术。左、沈二公认为“船政为海防市第一关键”“船政为海防水师根本”,从左宗棠到沈葆桢都致力于建立一支新型轮船水师,取代积弊已久且落伍时代的旧式水师。船政设立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海防,创建近代海军。因此,朝廷赋予船政对其制造的舰船具有特殊的管辖权,并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——船政轮船北洋水师,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军的诞生。

1869年6月10日,“万年清”(船长75.8米,排水量1370吨,实马力580匹,造价银16万两)轮船下水后,趁其舾装尚需时日,沈葆桢秉承左宗棠提出的“机器既备,成一船之轮机即成一船,成一船即练一船之兵。比及五年,成船稍多,可以布置沿海各省,遥卫天津市”的主张,“续募通晓轮机之中国舵工、水手八十余人到工,且一律用中国人驾驶”,派“管驾官贝锦泉督率目兵驻扎船上,练习驾驶、操演炮械,以臻纯熟”。为加强对船政轮船水师的训练和管理,使其尽快形成战斗力,1871年4月10日,船政大臣沈葆桢、闽浙总督英桂奏《轮船训练章程》12条、《轮船营规》32条。至1874年1月,船政在创办不到7年的时间里,共制造大小兵商轮船14艘,前12艘由洋人指导制造,后2艘完全由国人自制。

1874年,福州船政局拥有的舰船已初具规模,拥有“扬武”“万年青”“湄云”“福星”“伏波”“安澜”“镇海”“飞云”“超武”“振威”“济安”“永保”“琛航”“大雅”和“靖远”(铁胁木壳船,炮舰,不同于北洋水师的致远级靖远号防护巡洋舰)等舰计15艘,又从国外购得“海东云”“长胜”“建威”3舰,共有18艘兵船。经过数年发展,至第三任轮船统领彭楚汉时,清廷为加强台海防务,于1879年7月4日颁上谕,诏令闽局轮船先行练成一军,福建水师正式宣布成立。

截至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之前,福州船政局水师已经成为中国吨位最大的一支舰队。由“扬武”舰管带、负责水师营务处(舰队指挥机关)的闽安协副将张成统领,统辖兵船已达26艘。拥有主力战舰十数艘,但均为木胁木壳结构,总排水量仅9900吨,载普通火炮47门,官兵1100人。

主要战役

中日海战

1874年春,对中国台湾觊觎已久的日本,借口为琉球王国船民报仇,悍然出兵台湾,并组建政权,妄图借机吞并台湾。5月,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,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,“准其调遣”征调在江苏省广东省等各地的船政水师的军舰,受命援台。6月14日,沈葆桢、日意格及布政司潘霨、帮办斯恭塞格等率闽安水师与船政轮船水师舰队前往台湾,船政水师舰队由“安澜”“飞云”“伏波”“万年清”“济安”等12艘舰船组成,全部为船政自制轮船。

这是船政轮船水师第一次成建制参与的军事行动,为台湾事件的顺利解决提供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支持。船政轮船水师控制台湾各重要港口,把守台湾外海的咽喉澎湖,迅速运送兵员、物资,以数量、装备、战略优势,对远道而来的日军形成极大的武力震慑。船政轮船水师扬威台湾海峡,首战告捷,为维护祖国统一功不可没。

甲申中法马江海战

1884年8月23日午时1点56分,停泊在马江上的法国舰队突袭福建水师,挑起甲申中法马江海战。战斗持续约半小时,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。根据战后不完全统计,船政轮船水师11艘军舰参战,有扬武、伏波、福星、济安、飞云、振威、建胜、福胜、艺新、琛航、永保等,损失9艘,仅存伏波、艺新;福建绿营水师参战的有平海左营一、二、三、四号师船、平海右营一、二、号师船、闽安左右营师船、宁船三号、三号四号师船、得胜一号船、闽四师船、督水营捷字师船、镇海右营渔船等,有案可稽的福建水师阵亡将士达857人。这场战斗,碧血横飞,浩气四塞。海战结束后,闽江沿岸军民自发组织打捞阵亡将士的遗体,除被家属认领的,剩下的500多具,沿江分九冢掩埋,冢前各立“忠冢”石碑。

影响

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,物产富饶,海洋资源丰富,有比较方便的航海条件。古代福建对外贸易也比较发达,但自明中期有倭寇祸乱,福建的对外贸易受很大影响,而海疆军事地位的重要性却日益凸显,明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殖民者接踵而至,不断骚扰,后经历海禁,又设置北洋水师,剿水寇,御外患;清代沿袭明代,并推进水师的建设。福建水师是清王朝水师的主要力量。在清王朝康熙的水师复建中,林贤受复建水师的首任提督万正色的器重,后来又受有专征之权的水师提督施琅的赏识,长时间在福建水师中任要职,经历过多次海战,屡立战功,镇守沿海最重要的阵地海坛岛,是福建水师中很有指挥能力和实战经验的重要总兵官。

著名人物

水师提督这一官职,极具清朝特色,是清代驻守在沿海沿江省份的最高军事长官,我们耳熟能详的施琅、关天培丁汝昌都曾担任过这一职务。

康熙元年(1662年),清廷在福建省专设水师提督。康熙帝二十年(1681年),福建水师提督署移驻同安区厦门市(今厦门岛),节制金门县、海坛、南澳岛三镇,兼辖台湾、澎湖水师军务。

左宗棠

左宗棠(1812—1885),字季高,湘阴县人,1866年在闽浙总督任上开创了船政。左宗棠早年通过悉心阅读魏源所著《海国图志》,对海权的重要性早有深刻认识,深受林则徐、魏源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。但他一直在内陆任职,始终没有接触海防建设的机会。左宗棠被任命为闽浙总督后,于1866年奏请说服清政府开办船政,提出“防海之害而收其利”,还命红顶商人胡雪岩协助开展筹款和选址等工作。

李长庚

李长庚历任海坛镇总兵、澎湖协副将、定海镇总兵、福建水师提督,最后官至闽浙水师提督军门、总统闽浙水陆舟师。嘉庆六年(1801),李长庚督造的30艘米艇下水,每艘长十余丈,载红衣、洗笨、劈山等炮20门,全数编为“霆”字号,所以又称“霆船”,所向披靡,擒贼甚众,贼船四处逃匿。爱新觉罗·颙琰十二年(1807),李长庚转战闽浙海面,数次击败蔡牵主力,亲自上阵肉搏,不幸被炮弹击中,战死疆场,连嘉庆皇帝都深受震撼,为之落泪。李长庚死后,他的部将继续追杀蔡牵,两年后,在王得禄邱良功的船队合力下,蔡牵葬身海底。

陈化成

陈化成,福建同安(今福建厦门翔安区)人。自幼勤于读书,尤好习武,擅用刀矛。喜披阅经史,慕古代名将报国之志,更羡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功。后应募入北洋水师,嘉庆二年(1797年),补额外外委。次年补外委,参与平定蔡牵之战,迁金门县右派把总。屡迁水师千总、守备、游击、参将。二十一年七月,署福建水师提督中军参将。

蔡廷干

1873年,蔡廷干被清廷选派,作为容闳组织的第二批幼童赴美留学。归国后,入大沽水雷学堂学习,毕业后被派往福建水师。1885年,参加中法马江之役。1888年,调往北洋水师,后任福龙号鱼雷快艇管带(舰长)。1894年,中日甲午战争大东沟战役中弹尽被俘。《马关条约》后遣返回国,历任北洋政府海军副司令、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、代理内阁总理、外交总长等职。

蔡廷干自政坛隐退后,专心治学,历经数载精编《老子道德经》的逐字索引《老解老》,自费刊印成书,仅寄送同僚好友,因此存世稀少。该书取法西方经典考据工具“堪靠灯”(concordance,详见词语索引),为中国最早的逐字索引。

参考资料

福建水师.福建水师.2025-07-11

人民海军,生日快乐!今天,一起长“舰”识!.澎湃新闻.2024-08-04

平潭:海防文化的独特魅力.福建省人民政府.2024-08-04

闽人智慧丨福建此地,堪称清朝水师提督的摇篮.新福建.2025-07-11

陈化成.中国大百科全书.2025-07-11

福建水师与船政轮船水师.福州档案信息网.2025-07-11

甲午战后清朝海军的重建.中华文史网.2024-08-04

【文史散论】试论清康熙年间福建水师主要战事及林贤的贡献(一).晋江市人民政府.2025-07-11

你不知道的福建 | 向海图强的船政探索与时代传承.今日头条-福建日报.2022-12-27

蔡廷干.中国大百科全书.2025-07-11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