耸肩空首布是一种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铸造的金属货币,也是我国较早的金属货币之一。这种货币因肩部高耸而得名,首部内部含有范芯,形状类似铲子。
形态特征
耸肩空首布主要产于晋西南地区,其面文种类多样,其中无文的品种最为常见,其次是记数、“玄”“玄金”“甘丹”等较少的文字类型,其他文字则更为罕见。这些布币的尺寸差异较大,无文的品种尤其普遍。《华夏古泉价格图录》记录了60多种不同的文字版本。
铸造背景
耸肩空首布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铸造的,其特点是高耸的双肩和弧形的底裆,以及尖锐的双足。大型的耸肩空首布通长约为140毫米,肩宽约60毫米,足宽约67毫米,重量大约为40克。这种空首布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。
收藏价值
耸肩空首布中无文的品种占多数,目前市场上无文大型耸肩空首布的价格约为3万元人民币。除了数字、“玄”、“玄金”等偶尔可见的文字外,其他文字都比较少见。一种带有五个字的耸肩空首布尤为珍贵,目前已知仅有两件存世,而且文字有所不同,被认为是先秦钱币中的珍品。
参考资料
“甘丹”耸肩尖足铜空首布.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.2024-10-31
王文成丨从钱刀到圜钱: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币的标准化与多样性.腾讯网.2024-10-31
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:铜空首布.搜狐网.2024-10-31